为开放助力 为企业护航(《淮安日报》2017年2月10日A3版)
发布时间:2017-02-13 09:13 | 发布者:admin
从在淮举办的淮安•韩国大田企业洽谈会到在昆山举办的淮安日商投资经贸交流会,从组织企业参加德国、美国等境外展会到带领企业赴德国、瑞士、东盟开展商务考察、专题招商……在2016年的淮安开放型经济发展舞台上,淮安贸促会上下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用辛勤和汗水,向世界展示着淮安的独特魅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过去的一年,市贸促会始终坚持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对外开放战略和工作目标,积极落实中国贸促会、江苏省贸促会对贸促工作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创新发展思路和举措,积极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加油助力,交出了一份闪亮的答卷。
畅通渠道,助推双向投资的同频共振
淮安贸促会成立于1991年,并称淮安市国际商会,由淮安市经济贸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协会和团体组成的全市对外经济贸易促进机构,致力于促进淮安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
组织开展国际联络,促进经贸交流和招商引资是贸促会工作的重点。2016年,围绕该工作,市贸促会一手抓经贸交流,鼓励企业“走出去”;一手抓招商引资,着力把优质外资项目“引进来”,实现了双向投资的同频共振。
围绕推动企业“走出去”,该会积极策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组织企业赴德国、瑞士开展“淮企开放引领战略之工业4.0与中小企业成长”专题商务考察,帮助企业了解世界工业发展最新动态和行业领先科技,拓宽视野和思路,寻求加强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路径;组织了我市机械、电子电器、医疗器械行业企业家代表随省会访问泰国、斯里兰卡和越南,实地考察东盟国家投资环境,了解相关投资政策,多渠道寻求投资与合作机会。
在优质企业和项目“引进来”上,该会更是充分利用对外联络渠道广的优势,在外资项目招引上不遗余力,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工作。2016年,该会将招商工作与境外考察、组织参展、贸易洽谈等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了各项工作的有机统一,为全市招商工作提供了“展会+招商”的路径和方法。其中,在德、瑞考察活动期间,该会除了组织企业考察外,还积极开展专业小分队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拜访当地行业商协会,帮助县区和企业拓展招商、合作渠道;抢抓韩国大田市企业代表团来我省交流机遇,邀请来淮举办“2016中国淮安•韩国大田企业洽谈会”,26家淮安企业与韩国化妆品、医疗健康、电子、环保等企业开展经贸合作洽谈,达成多个技术和贸易合作意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昆山进口商品交易会期间和2016上海亚洲智能装备产业展期间,淮安贸促会积极协调对接,在省贸促会的支持下,分别成功举办了2016江苏淮安日商投资经贸交流会、淮安(上海)中日制造业企业经贸投资交流会,延伸展会功能,取得良好效果。
展会搭台,增添国际市场的淮安元素
2016年5月19日,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正式拉开序幕。由市贸促会负责布展的200平米淮安展示馆向中外来宾展示了淮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高端装备发展新成果,淮安参展企业与全球800多家知名企业同台竞技,展现了淮安企业风采。
负责出国展览的管理、协调和申报以及主办或承办各类国际展会是市贸促会的另一重点工作。2016年,淮安贸促会以各类展会为平台,扶持众多本土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让国际市场有了更多的淮安元素。
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广阔的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将让企业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翅高飞。2016年,该会一方面加强展会宣传,会同商务局制定出台《2016年淮安市贸易促进计划》,印制2016年重点推荐境外展会展览宣传册,免费发放到企业和县区,鼓励更多企业积极走上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不断延伸会展合作渠道,与国内知名专业会展公司合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大的展示舞台。
2016年,市贸促会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展成果丰硕。先后组织全市多家企业参加德国科隆、迪拜五金工具展、拉斯维加斯服装服饰博览会等境外展会,展位数18个,展位面积达162平方米。还积极帮助企业申报会展补贴资金近60万元,有效减少企业参展成本。
优化服务,打造外向企业的坚强后盾
1月4日,淮安润鹏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产地证申领员在市贸促会顺利领取了首份中韩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该公司此次出口产品为元明粉,货值为13800美元,凭证书可节省进口国关税1000多美元。
服务企业,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是市贸促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其中,为企业签发中国出口商品原产地证明书事宜是其直接服务企业的一项内容。2016年1月21日,该会获国家贸促总会授权成为优惠原产地证书直接签发机构,一年来,新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268份,同比增加204.5%。签发一般原产地证书5791份,同比增加10.4%;商事证明书753份,同比增加33.1%;代办领事认证260份;同时,为方便企业,启动网上年审工作,完成100多家企业的年审工作,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我会驻政务中心窗口获评第四季度“101%服务流动红旗”优质服务竞赛单位,并获多家企业赠送锦旗。
为进一步强化我市商事法律服务力度,帮助我市进出口企业防范和化解国际经贸及投资纠纷,2016年12月2日,市贸促会、市律师协会、江苏岸庆律师事务所共同签署“淮安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合作备忘录”,携手打造我市首个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平台。另外,还举办了外贸企业优惠原产地证规则暨经贸法律风险防范培训班,就自贸协定与优惠原产地规则、争议解决与外经贸法律风险防范、经贸摩擦预警和应对等方面为90多家企业进行培训。
服务无止境,为响应国家自贸区战略,共同加强经贸摩擦等事项下原产地相关工作的合作,该会与市商检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联络会商和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协同开展自贸区政策宣传和培训,加强原产地签证便利化工作,共同促进地方经贸发展,帮助企业稳步“走出去”。
强本固基,提升助力开放的服务本领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无论是应对各类矛盾问题,还是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各类需求,都离不开过硬的本领。为此,市贸促会始终将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升工作和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一个更加适应形势、符合企业需求的贸促平台。
为提升服务效能,去年,市贸促会建立了县区和会员企业联络员机制,拓展上下联系和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基层需求,发挥贸促网络优势,帮助各级政府和会员企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积极代言工商,主动上门走访30余家企业,将原产地核查和开展企业调研相结合,与企业建立常态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制约企业发展的新问题、新要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同时,该会积极拓宽信息载体平台。改版启用了新版贸促官网,各版块更新近300条;开通了“淮安贸促”微信平台,集中发布信息近百条;积极投稿报刊媒体,被省市媒体录用各类宣传报道和信息20多条,同时每月编发一期《淮安贸促》期刊。
会员是贸促会工作的基础,该会十分重视会员发展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贸促会的作用和影响力,2016年,新发展会员近30家,成功推荐了11家省国际商会会员,目前已拥有会员企业400多家。同时,不断创新组织会员活动。在省会支持下,举办全市外贸企业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邀请省市部门外经贸分管领导、专家现场为我市20多家会员企业负责人就外贸政策、补贴、展会及境外商标注册、最新外贸形势等方面内容进行讲解分析;策应全市“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市商务局共同组织开展全市跨境电商培训,帮助会员企业加速传统外贸方式的转型升级等。